(资料图片)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叶小钟 通讯员 王伟 冉荣华
记者从广东省湛江市总工会获悉,该市总工会创新“三大举措”,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项措施在非公企业落地。
湛江共有各类企业8.02万家,其中非公企业6.41万家。针对非公企业职工的急难愁盼问题,湛江市总下发了《对湛江市非公企业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推出了非公企业“产改”工作的湛江解决方案,深受非公企业和职工欢迎。
湛江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、市教育局共同搭建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平台,搭建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,打造职业技术等级认证平台,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技术攻关平台,助力企业科技创新。2022年9月,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、市教育局联合成立湛江市产业工人培训基地,将湛江市各有关行政职能部门、高校、高中职院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整合在一起,实施培训资源互补、共建共享,共同打造产业工人培训工作品牌,目前,培训基地发展成员单位27个,其中非公企业成员单位9个。去年,市总工会、市人社局联合举办首届无人机应用技能竞赛、湛江市港口行业流体装卸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,今年,进一步扩大了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范围,将26个行业63个工种纳入其中。
湛江市总工会创新企业班组建设,在非公企业中推进党建进班组、工建进班组、学习进班组、创新进班组、民主管理进班组、规范班组建设,在班组落实解决问题的方案。例如,在创新进班组方面,通过在班组中成立创新小组,一方面激励班组员工充分发挥首创精神,同时健全企业的三级创新体制机制,即“班组中的创新小组、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、企业研发部门”这三级创新组织有机衔接,融合为一个创新体系,把班组里遇到的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以及创意,变为工作室和研发部门的课题,发挥1+1+1>3的作用,有效促进“产改”落地。
此外,湛江市总工会利用“产改”工作为非公企业强基铸魂。针对部分非公企业存在企业战略无法在企业中顺利实施、员工不认同等问题,市总工会帮助非公企业及其员工认真梳理企业的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,引导企业将职工的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有效衔接。
标签:
上一篇 : 黄金降温目的已经达到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
3月16日,盛和资源(600392)副总经理毛韶春、黄厚兵,财务总监夏兰田,董秘郭晓雷,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...
2022年3月15日,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...
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,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。3月17日,央行发布公告称,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...
时隔半月之久,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,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,牛肉面红油飘香、包子铺炊烟...
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是我的梦想,也是我的事业。英国音乐人亚当(Adam)告诉记者,在中国的十几年里,...
Copyright © 2015-2032 华西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 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